立秋古诗(必备十五篇)。
立秋古诗 篇1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代: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dM566.com
立秋古诗 篇2
《立秋夕怀梦得》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立秋古诗 篇3
《立秋日怀方员外》[明]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 篇4
《立秋》清代:乾隆
通闰立秋早,况在深山中。
虫鸣莎底急,风来树上雄。
益觉秋信佳,旷览极长空。
白帝有神权,素宇无纤蒙。
匪惟契静怀,更用占祥农。
立秋古诗 篇5
重叠金·壬寅立秋
宋代: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立秋古诗 篇6
《立秋日钱与立诸君送之广陵影园月下听歌次郑超宗韵》明朝·范景文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
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
嘱语萧萧翻别调,登临无事更伤离。
立秋古诗 篇7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立秋古诗 篇8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古诗 篇9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古诗 篇10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唐代:孙逖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
立秋古诗 篇11
《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宋代:陆游
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
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
山色凝深黛,溪流战怒蚪。
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
立秋古诗 篇12
《舟中立秋》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立秋古诗 篇13
《寺居》宋代:林逋
浩然巾杖立秋钟,院舍门门细径通。
柏子有芽生塔地,鹤毛无响堕廊风。
闲栖已合称高士,清论除非对远公。
不厌浮尘擬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立秋古诗 篇14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立秋古诗 篇15
《山中立秋日偶书》明朝·王守仁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
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
-
我们精彩推荐立秋古诗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立秋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