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巷旧滋味抒情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1
我是一个容易怀旧的人,虽然我现在还未曾到因循守旧喜欢怀念过去的老年。但我常常会在一个无聊的夏日午后或是一个短暂的冬日黄昏抑或是一个寂静的深夜,忽然回忆起过去的一段时光、一件往事、一些故人。大多的时候,勾起这种回忆的往往就是某一件旧物。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据我所知,我的爷爷乃至太爷当初也没有发达显赫。所以我所说无端勾起我回忆的旧物并不是名门富家世代相传的诸如元青花之类的宝贝,无非就是一些旧的物品而已。比如一封信笺、一张贺卡、一本旧书、一张老张片、一件旧家具等等。
有一次整理书柜,偶尔发现在存于旧书之间的一些书信,拿出来略一整理,厚厚的一大叠,信封、邮票、大小样式各异,有的纸张已经泛黄有的已经破损。我不禁感叹这一些书信能历经时日,跟随我至今而未被丢掉。再次拆开看时,一段一段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故人、一点一滴的岁月就如同一缕一缕的烟雾,从过去拨开时光的隧道丝丝缕缕的`向我飘来,于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就这样因为这样一些发黄的旧信件沉浸在一片过去的回忆之中。
但有时,对于旧物,我常常又讨厌之至。或许我的心胸就如我现在的蜗居一样不够宽广,容不下太多的旧物;或许我没继承我的母亲简朴的家风。我记得母亲生前有一个黑色的木箱,里面常常会堆积很多的旧物,我的姐姐每次翻开箱子,说要拿出一些没有用处的旧物扔掉时,母亲便竭力阻止,仿佛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听说大人要扔掉他的心爱的玩具而竭力阻止一样,眼里充满哀求。
随时光更迭,我发现我的许多感觉似乎还崭新物品也如我的容颜我的身体一样渐渐变老,于是,在我的狭小的房子里旧物就越发的多了。每次我觉得拥挤的时候,我便想扔掉一些旧物。但令我颇费脑筋的是,我不知应该扔去哪些旧物,因为我有时担心那些在我看来毫无用处占据了我空间的旧物,若是扔掉,怕不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忽然用到,后悔莫及。而有时小心翼翼珍藏多年舍不得扔掉的旧物有一天忽然发现徒费心思,并不曾有过仕么用处,其实这样的担心已经在我身上发生过好几次,于是在感到拥挤决心要扔掉一些旧物时我愈发为难。但我还是会经常丢掉一些旧物,因为在我并不宽敞的房间里还会有新的物品。就像有一次,我为了购买几件新的家具而毅然把几件旧的家具丢掉一样。于是我发现在我这几十年来生活历程中,我在增加“新物”的同时也丢弃过不少旧物。而在我丢弃旧物时的心情也是各有不同的,有时是思虑再三方舍得丢掉,有时几下决心还是未曾丢下;有时丢掉之后也就果然轻松许多,有时丢弃之后又后悔不已。现在想来,其实这世间万物并没有永恒的新旧。
有时我想,随时光流逝,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渐渐老去都会由新变旧,最终成为旧物。只是,对于旧物,我们该如何取舍呢?还有,有一天,我们又会变成仕么样的旧物呢?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2
周六晚上,我终于到了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北京民俗文化胜地。那里的四合院、胡同风景十分有名,是一条非常有老北京风味的古街,曾是全北京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街。它同元朝一起落成,周围有十六条胡同相衬,难得一份古老!
我本要去那里寻得一份幽静——自己漫步在街上,街边儿,小孩儿滚着铁圈,老头儿下着象棋,远处国槐飘香……我畅想着即将呈现在眼前的景象。
走出地铁站,挤进入口。人真是不少!不过也不打紧,这么有名的地方,人多也正常。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白墙,有几块胡同旧照嵌在上面,旧照上雕画的是古街往日的模样。
我挺高兴,便疾步向前,想看看实景。结果迎面扑来的是刺鼻的烤肉味儿与更加嘈杂的人声,更加汹涌的人流。我便安慰自己,幽静是寻不着了,能吃到些地道的北京小吃,也不错啊!
顺着滚滚向前的人流,我尽力仰起脸来去辨认街道两旁的招牌。看着它们,我立即想起了以前去过的所有古镇———这里有凤凰古城的银饰店,有平遥古城的乐器店,有重庆磁器口的酒吧,有南京老门东的各种纪念品店,有成都宽窄巷子的大小饭馆……好一锅大杂烩!不过北京就是北京,不少小店儿都机智地挂着全北京最好喝的“酸梅汤”的显眼红字招牌,叫卖自己勾兑出来的饮料,这已是我见到的最富有北京味儿的地方了。
继续向前,我实在想立刻逃离这里!眼前的场景早已在别处看得烂熟。很久才遇上一座暂时未被商业化的魔爪撕扯得面目全非的四合院,门上面却写着“私人住宅,禁止入内”这种绝情的话,字下面还挂着明晃晃的大锁。这都是被逼的啊,他们住在这里,本和我一样,想图个清静。而如今呢?恐怕早要烦死了,恐怕就要搬走了,这最后一点北京味儿,恐怕就要没了!
夜色深了,远处传来几位老爷爷唱京剧的声音,这声音让我真切地意识到这里确实是北京。多年后,当这些人都不在了,当北京最后一批高楼拔地而起,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恐怕只能到“首博”去寻找了。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3
学校的记忆总是美好的。
这儿以前是一所师范学校,我在这里呆过三年。校方像圈地一样把我们保护得很周详,尽管有专门解决师生餐饮的食堂,但我们常常不买账,与老师斗着并不高明的智慧,悄悄溜出学校去吃。学校外面有条小巷,巷子里有好些卖相和滋味都诱人的小吃,小贩们迎合着我们年轻的重口味,把一条巷子染得有滋有味。
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卖凉面的女人,面相很薄,嵌着细瘦的眉眼,低垂着,生计与算计都写在里头,很内敛的样子。她不似其他卖家的欢腾热络样儿,系着一张宽宽大大的白围裙,看得出努力地洗也洗不白的灰旧,好身段藏在里头隐约地灵动着,长头发在脑后扎成马尾,顺顺溜溜地挂着,如果添点喜庆样子,也有两分“凉面西施”的味道。我们最爱去她家,往靠街的小桌上一坐,看她熟练地捣腾面前的调料瓶,炸黄豆,炒芝麻,葱花绿,辣子红,蒜泥白,姜汁黄……一样样五颜六色的调料被洒进金灿灿的凉面里,再佐以几丝深紫色的海带或是淡黄的豆芽,首先饱了我们的视觉,和美术老师色彩浓重的水彩画一个样子。
我想,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至极美,也是一种艺术吧,能够以一份热切的心怀去做一件事情,也算是一位生活的艺术家吧。我恰是为着她那两分安静中的热切而去的。
片刻功夫,凉面就调好了,根据个人口味加糖加醋,酸甜麻辣,所有生活的味道都在里头。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坐着吃完最后一粒炸黄豆,抹抹嘴,意犹未尽地离开。有时也打包带回寝室。我们从来不问女人的名姓,只叫她孃孃,她也从不向我们出言凉面以外的话题,我们的交易单纯而直接,一直维持了三年。冬天的时候,女人会搭上一口煮麻辣烫的锅,烫点粉皮之类的热络小吃。男人在后堂帮衬,妇唱夫随了十多年。
那天,我带着儿子路过旧地,看到女人,样子沧桑了些,身段还是隐约灵动的,面相薄而皱,像用旧的纸,眉眼还是低着,一副顺随的样子。儿子吵着要吃凉面,刚坐下,女人却开了口:“你孩子都这么大了,时间好快啊。”我怔了一下:“是啊,我们以前喜欢到你这儿吃凉面,你做的好吃,生意也好。”我应付着客套与人情,一边与儿子说起了小时候在这儿吃凉面的事。女人一会儿问辣不辣,甜不甜,一会儿添盐,一会儿加糖,很是热络。我突然有种千万里行程后归家的疲惫和亲切。
我还是不知道女人的名和姓。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4
深秋,夜凉。
当鸿雁不再南飞,苍松不再茂盛,故人不再回乡,昔日的人,你为何还在等待。
寒风冷刺骨,醉雨催人眠。秋风拂落着天际残丝,洒下半缕忧愁。而这山水之畔的幽兰居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落魄书生。
寒窗七载,早已蜕去了当年的.浮华,一切,也早已化为平淡。若见红颜,是否还会相认这岁月过后的庸凡。为了心中呢执念,少年毅然放下了一切,隐于这山水之畔。已然七载,朝诵晚读,只余那孤松明月相伴。
寒舍门前斑驳影,几载深秋月下荫。依稀记得那年中秋花好月圆之际,少年孤单的在这苍松上刻下着一句凡言。可如今,却也难逃流年的无情腐蚀。指尖轻触那段模糊不堪的痕迹,隐隐的哀忧在心头荡起涟漪。
庭树不知人去尽,来年还发旧时光。径旁的雪枫落下泛黄的枯叶,似一首淡雅的诗词,很平静,但让人难以忘怀。秋风拂起了少年的一袭青衫,似凡,似雅。
轻推寒门,洒下几缕久积的尘埃。伫立在门口,看着里面昏暗下的熟悉,少年似经历了一世轮回,虽然这一切,终归逝去。略拂衣袖,跨步而进,几缕残阳轻触着那床边一幅名为幽兰居的一幅画。看过后,令人心生苍凉之感。
沿着回忆,走过了老地方,止步于琴案之前。轻掠琴弦,弹下几缕沉灰,却早已不复当年的空灵。
秋雨一夜暮匆匆,半江残阳瑟瑟红。谁推开了那雕花的老窗,点起陈年檀香。谁看着夕阳前的青丝而失神。
秋鸿终归来时路,那年枯木还逢春。莺飞草长,又是一年春夏。岁月将一切悄然带走,徒留物是人非的回忆,纵然繁华依旧,可也有流年终生不复。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5
周末的午后风和日丽,正适合出游。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闻名己久的“包头古城”。
包头古城坐落在包头市石拐区喜桂图新区,是以“西北民俗风情、重现老包头文化”为主题的仿古建筑群。穿行在“老街”,我仿佛逆着历史的河流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我一边大喊着“我穿越喽”,一边兴奋地冲向街道两旁的各种各样的店铺。
说实话,有许多店铺我都没听过,比如“镖局”、“当铺”,还有一个叫“知青大院”……里面满是一些对我而言充满新鲜的东西:大刀、长矛、轮盘式的电话,还有国民党的摩托车,日本俘虏的钢盔……
我喜欢摩托车,于是走到跟前用手摸了摸。“居然是真的!!!”我大喊着把这个发现告诉爸爸。接着,出于好奇我又转了转车把,果然不出我预料,果然是真家伙。我大胆的骑了上去,双手握紧,目视前方。突然之间,我感觉摩托车好像动了,它仿佛带着我回到了五十多年前:我骑着车在马路上飞驰,真是风驰电掣,刺激紧张啊。突然,“啪”的一声巨响,把我从幻想里带回了现实。
我回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妈妈把一个钢盔放在了桌子上。我一看又有新玩意儿,下了摩托车就跑去拿头盔。我把它戴在了头上,想象自己正手拿着枪,冲锋在战场上。“嘻嘻”,我不禁笑出了声。
这古朴古韵的古街让我流连。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来到了一家“镖局”。
一进门我就看到一个高高大大的兵器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长刀,一个比一个帅,一个比一个锋利。爸爸说:“实际上这个兵器架上是可以放置十八般兵器的”。我问爸爸:“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镖局?”爸爸说:“过去人们要把一些钱物从A地运到B地,路上怕别人抢,所以就请一些会武术的人来保护这些东西。这些运送的东西叫作“镖物”,而保护镖物的人叫作“保镖”或者“镖师”。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时我看见右边有一把木刀,我拿在手中拔出来,“这叫宝刀出鞘”我说。我把刀高高举起,让妈妈照像。
古朴,安静的古街,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丰盈,漫步在这“旧时光”的街上,时间与空间的错乱,常让我恍惚:走过一道长街,仿佛走过一段老包头的历史。
我爱包头的历史,我更爱有历史的包头。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6
3月1日,我参观了南溪新区的古街。
离西门大约一公里,你来到新区。新区的两边长满了绿树和红花。在新区,任何花和叶子都可以和玫瑰竞争。梨树桃树也到处开花,不少。公路两旁的建筑有的是欧式,有的是现代风格,旁边的绿树红花让人有说不出的感觉。
沿着长江大道一路走着,很快就来到了古街门口。门口最醒目的是石门和石狮。石门上雕刻着许多装饰图案,上面覆盖着彩灯。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让石门闪闪发光,美不胜收。石门左右两侧的石狮高大威武,仿佛守护着古街的安全。我一进古街的大门,就看到了古色古香的石头街道,都是用长长的明净的石头砌成的。这些房子很简单,但宽敞明亮。古街上有个戏台,很宽,能站几百人。古街上的一切都是古董,当然有古代的马车,坐在马车里似乎真的回到了古代。
古街旁边还有最大的景点,就是护城河上的灯光秀。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灯光,叫双龙戏珠。看双龙在水云剑玩水,争龙珠,仿佛在竞争。看完龙珠后,我们又来到了八仙渡海灯团。我们看到八仙用不同的表情展示了他们的神奇力量。贺捧着彩莲,吹萧,执剑。元宵节最美的灯组,骄傲如孔雀。孔雀的屏幕在变色。它是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的,在黄可很漂亮。灯展最有诗意的部分是牧羊人放牛的那群人,让我想起了《牧羊人骑牛唱林月》这首诗。
几个小时过去了,我怀着憧憬离开了老街。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7
昨晚下了一夜雨,滴在了这一条古老的街上。雨珠从檐上跳下来,洗净了这一路上的轻尘。踏着水洼,不知不觉走上了宽窄巷子的青石砖。
轻快的步子,踩着浅浅的一片片新砖,静静地躺着。它们显得格外安静与祥和。一片片雨间,夹杂着星星途径岁月的流失,是它们被遗忘在那里。当双脚从石砖上点过,目光缓缓向上抬起,一片青灰映入了眼前……那是一间古房,用青砖码成,有的虽说因时间的打磨而变钝泛黄,还有的因雨水长时间的浸泡儿褪色变白。然,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岁月给它的礼物。烦死的它,归终中不失灵动,古老中不失风韵,优美不失硬气……恰到好处。一些红梅沁院,半墙青玉入帘。一支三角梅,滴进了青墙,如晚霞泻进江流,如红颜滴入墨卷,又如朝阳洒在荫林,一点点殷红,一迹迹红尘,使青墙灵动了起来。
向前望了望,我们连蹦带跳地跑了过去,好多的小店开张了。晶亮的银镯子、秀美的旗袍、古典的花扇,玲琅满目。但老板们却是不急不忙,心情闲置,既不招揽生意,也不大声吆喝,若无旁人地坐在藤椅上头,打着瞌睡,漫不经心地对来往的客人聊上几句。仿佛店不是他开的'一样。
累了,我们随意进了个茶馆,藤椅上一躺,要杯竹叶青,绿绿的泡上。舒舒服服,眯上眼,远离世俗烦恼,那边上的老戏园子悠长、有音韵的京戏调子流入耳际。自由自在。成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儿。累了你倚下来,乏了躺下来,宽窄巷子更是这样。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8
叶子被风吹到了空中,打着转儿飞向了远方,我暗叹年头才抽出的新芽,现在却已横黄而飞。只剩秃秃的树枝,伴随着老树挺立在这北国的深冬之中。看着看着,便不由想起那年漫步的古色小巷,真不知冬季的它是否也如夏日一样灿烂。
心中揣着这样的问题,便异常心慌,连行李厢都来不及收拾,便一路小跑的冲入巷中。一样的小巷,没有任何变幻,只是那车堆在路边的土堆和玩耍的儿童都已随着时光飞逝而无影无踪了。我轻轻用手拂着这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用心感受着这关于青春的沉淀。
少时,多少次与同伴在这里游走,天空中,记满我的欢乐与忧愁。窄窄的通道中,没有密密的小河,没有高高的树林,有的只是些高低不平的房子,可就是这不足1千米的小路,却是我少时最珍贵的地方。
冬已入深,虽是晌午,可风刮的还真是凛冽,太阳高高的挂在头顶的云端上,的模糊了向下散射的温度,于是,漫步在这冬日的寒冷中,又留恋起了江南的水城。那温暖如春的四季和窈窕淑女的柔和,是那最美丽的风景,总是有一种感受,觉得只有江南的柔和和北国的刚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中国。
寒风依旧凛冽,我走在小巷中,却有一股别样的亲切,真的犹如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之中了。虽然江南很美,很美,我却真的热爱北国,就像我在《青春拾梦》中写的一样,多少文人墨客留恋江南,我却把爱独留北方。
小巷还幽幽的立着,太阳之下,我的背影已越来越远,重踏小巷之后,我还必须回到路上,我不是归家客,只是个匆匆的旅人。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9
雨中醉,醉绍兴。雨中的绍兴还是那么清美,雅淡,令人向往。
大雨浸过,小雨习习。我和爸爸撑着一把伞,漫步在八字桥边。街上的一把把伞,就像一条条裙子,张开,旋转,飞舞,好似一位位跳舞的姑娘。花花绿绿的伞连成一片,一点雨都渗不进来。
走上八字桥,向下望。一只只乌篷船从桥下缓缓驶过,扩散出一条条水纹,一道道涟漪。船划在水面上,船桨激起微波,弄得到处都是。雨点儿落在河面上了,形成一个个圆,这不像几朵莲花么?这儿有,那儿也有,多得叫人数不清,让人眼都花了。调皮的雨点儿又跳进桥上的石板缝隙里了,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雨过天晴,湖面犹镜。阑外,雪白的墙,乌黑发亮的瓦,红的花,绿的叶,还都沾着露珠。圆圆的露珠从花瓣上,轻轻地,轻轻地滚落下来,只听滴答一声,落在地上,不见了踪影。
老屋的.顶上,还有积水在流淌,滴答滴答,那是时间的脚步,时间的痕迹。水中倒映着老屋和花,地上也有老屋和花,好似两幅画,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我走到桥下,望着这一副天然绘成的水墨画,真不想走开了!
抒情作文旧街随想 篇10
10月1日,在这个家国同庆的日子,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太平古街。太平古街看似平常,却寓意深刻,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那里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那里的夜市让我久久驻足,那里的故事让我引以为豪。
太平古街夜景迷人。走进古街,道路两旁的霓虹灯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就好像步入了一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古街古亭在灯光的映衬下美不胜收,整个街区像一条闪烁着彩光的祥龙,流光溢彩、灯火通明。越夜越长沙,越夜越美丽,让我这个长沙人感到家乡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太平古街市场繁华。古街边商铺林立,市场上人山人海,狭长的道路被挤得水泄不通,慕名而来的游客接踵擦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路上,我看见数不胜数的美食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异常响亮,繁华的市场好不热闹。对比之前疫情期间门庭冷清的太平古街,联想起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不由让我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太平古街历史悠久。爸爸告诉我,太平古街是长沙历史上古老的商业街之一。我们走在带有青苔的石板路上,石板有青色的,有青中带黑的,也有青中带白的,它们和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遥相呼应,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路上,我们还经过了贾谊故居,故居建于西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漫步其中,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贾谊由于当时被贬长沙,所以又名“贾长沙”“贾太傅”,他曾在此写成《吊屈原赋》,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思想。如今,故居的年代和主人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品质依然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值得我们永远去纪念和传承。
离开太平古街,我的心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久久不能平静。我深知,今天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快乐的新时代,就要热爱祖国、立志报国,就要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就要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争当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将来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