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观后感(集合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5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婚礼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婚礼观后感 篇1
上完了这个关于战场的单元,我去观看了一部相关的电影,叫《刑场上的婚礼》。看完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电影讲述的是一对共产党夫妻被敌人抓入监狱,分别关起来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可夫妻俩都宁死不屈,绝不说出党的秘密。最后,敌人问不出什么,便把他们押入刑场。在刑场上团聚的这对夫妻,进行了最后深情的告别,双双英勇就义。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憎恨那些毫无怜悯之心,像魔鬼一般的`人,但更多的,是为这对夫妻所感动。他们是正义的,他们是顽强的,他们是忠诚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立场,就算身上血迹斑斑、自己奄奄一息,也不为所动。这种不畏牺牲、一心忠于党的崇高精神令人惊叹。刑场上的那一幕尤为悲壮,那一条带着血痕的围巾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他们无怨无悔,幸福地牺牲了。
这一幕令人潸然泪下,也让我们铭记: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靠千千万万个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遗忘历史,更不能让历史重演!
婚礼观后感 篇2
这几天一直被安利这部电影,今天决定和我的小姐妹一起去看一下这个电影。
之前没有关注过这个电影,但我看到这个名字,就好像看到了一种错过,我的感觉没有错,这确实是一场相见又错过的故事。
从高三开始,共讲了十五年的故事,电影整体幽默,中间有一部分较为压抑,或许,这便是生活。
女孩子尤咏慈因为父亲的缘故,经常转学搬家,她与男主人公周潇齐是在高三相识,周潇齐对她一见倾心。当他们有可能在一起时,尤咏慈的父亲找来了。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尤咏慈被迫转学。
作为游泳生的周潇齐没有考上大学,他本以为自己就会当网管度过一生,但是他却在朋友的手机里看到了尤咏慈,自此努力学习,考上了尤咏慈的学校。
可是尤咏慈已经有了男朋友,并且她的男朋友还和另一个女生交往。周潇齐偶然间听到她的男友邀请另一个女生去三亚,告诉尤咏慈这件事,但是尤咏慈并不相信。最后周潇齐帮他的男朋友赢了比赛,却没有回头看尤咏慈一眼。
倘若就此错过,那么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运动员,拿下全国冠军。但是他们还是遇到了。
彼时的尤咏慈已经没有再设计衣服了,她做了模特。周潇齐替她找到了各公司的简历,邀请尤咏慈去看他的比赛。
那天,尤咏慈去体育馆的路上,被困在了水里,手机掉在水里,周潇齐担心她,放弃了比赛。他见到了尤咏慈,尤咏慈让他回体育馆一块招牌掉了下来,周潇齐替她被砸伤了。
周潇齐再不能回到赛场,他陷入了低谷中,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讨厌自己没有尤咏慈有能力,挣钱多,以至于,后悔遇见尤咏慈。
尤咏慈听到了她说的话,她仿佛在周潇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最终,她决定不爱了,一个人远走他国,丝毫不顾及周潇齐已经为她做出了改变,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一个老师。
最终,他收到了尤咏慈的.婚礼请柬,他决定了不去,但最终还是没有抵过诱惑,他想去将尤咏慈抢回来,但是两年已过,物是人非。
周潇齐最后只是安静地和尤咏慈告别,也和自己追爱的十五年告别。结局终是不圆满,但相比成为一对怨偶,已是好了太多太多。
电影看过以后,我在想,周潇齐已经振作,做一个老师,尤咏慈完全可以继续爱他,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结局。
但我又想了想,或许以后,周潇齐依旧会后悔吧。就像我朋友的爸爸当年选择了爱情,放弃了一些机会,后来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朋友好,自此怨恨她与她妈妈,给她的一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或许周潇齐也会走上这样一条路吧。从小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尤咏慈,已经再也经不起任何伤害。
让我感触最深的依旧是暗恋吧。和我一起观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暗恋对象,她说会追随着喜欢的人的脚步,不管最后的结果。
但是我想,她与那个男生,最好的结局无非是错过吧。一方单恋久了,就算得到了也总是患得患失,不自觉地将自己放低了身段。不平等的爱情,从最初就不该开始。
遗憾,是看过这场电影之后的感觉。青春,随遗憾而去,如此结局,倒也不差,至少尤咏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婚礼观后感 篇3
看完了电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现在正简单且深刻着。
看了开头,我并没有一如之前猜着结尾。大概是朱莉亚的笑容太过诱惑,让我在电影播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她应该是代表爱的godness,而事实上她也的确是的,只是一度成为了撒旦。
电影的主角在我看来其实就只有朱莉亚一个,整篇都是围绕她如何挣扎着、矛盾着去不折手段地"win you back",就像在结尾她坦然地坦白了一切。
电影的开头,通过饭店里厨师们竭尽所能创造的食物,得到朱莉亚"inventive,confident"的评价,从侧面反映了女主角尖锐、挑剔的性格,也直接肯定了女主角擅长对付直观事物,换句话说,面对不那么直观的事物便是显然的“少根筋”,比如爱情,再比如婚姻。也难怪德莫特九年来的坚持不懈的追求,直到被告知即将在周末举行婚礼,朱莉亚才真正开始正视她与她一直认为是best friend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有些东西一旦错过,你便永远失去了它,即便再是努力奔跑,也终究跑不过流逝的时间。
电影迷惑观众的地方很多,之前所说的女主角姣好的'笑颜是其一,而其他例如女主角的“坚持不懈”、她用深情且受伤的眼神凝望德莫特,一直到她勇敢的一分钟告白,我都相信着她最终会与德莫特相守。当然,德莫特的哀伤的小眼神也是迷惑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让我一直一个人臆想着这场周末的婚礼是一个局,用来请朱莉亚入翁。许是这样的情节多了,观众也多少能猜个七七八八,因而导演才一直用直线的叙事方式贯穿整场电影,结局出乎“意料”,亦在情理之中。就像双重否定,最后亦是肯定般。
不得不说的是女主角的坚韧以及矛盾的性格,朱莉亚很完美地表现了剧中人的感情世界,即便最后告白失败,亦能勇敢地开着面包车追上去坦白并弥补一切。也正因为女主角的自私且善良的人性的表现,才能正真感动观众,有情人未必都能终成眷属,感情之外还需要一个能容纳它的时机。显然的,朱莉亚失去了那个长达九年的机遇。但结局终究是温馨的,上帝为她留着的另一扇窗适时地开启,romantic式的结尾,弥补了片中女主角的情伤,也弥补了观众的遗憾。
电影结束了,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图生出一种时间是靠不住的感叹。面对机遇,不要逃避,勇敢地去追求吧!
婚礼观后感 篇4
其实本来计划看阳光劫匪的,但是看到电影院都没什么的排期,看到朋友圈晒你的婚姻和悬崖之上比较多,对比一下,对你的婚礼更感兴趣。
这部电影主要讲高中时候,游泳特长生周潇齐对转校生尤咏慈一见钟情,从此展开15年追随和守护,参加工作后他们也在一起了好多年,但最终还是没能结婚。
这部电影好看的`原因:
1.演员选得好,演技在线。女主角章若楠虽然没有特别火的作品,但是演技很不错,能感受到她在很认真地演这个电影,女主角很好看看着很舒服,女孩子应该都想拥有这样可爱的天使面孔吧。男主角许光汉,因为《想见你》这部剧已经被大家熟知,大部分片段演得都非常好。很多细节还挺幽默的。
2.初恋爱而不得。这个观点也道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初恋最终没有走入婚姻。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一定是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并相爱过的初恋。
3.珍惜爱你的人。高中周潇齐对尤咏慈一见钟情,从此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一路追随,开始因为尤咏慈的并不太在意而一次次擦肩而过,等到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他们又相遇了,周潇齐依然很喜欢尤咏慈,陪她去试镜和鼓励她做设计工作,后来周潇齐为尤咏慈在狂风暴雨中,被广告牌砸伤,他们终于在一起了,而且在一起了很多年,女生工作越来越出色,男生因为负伤不能做运动员工作不得志,后来男生说后悔毕业后遇到尤咏慈,结果这句话被女生听到了,也因为这句话女生提了分手,女生也能感受到在一起几年后男生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状态也很丧。故事的最后,男生考了教师资格证去学校做了游泳教练,女生结婚了,但是新郎不是周潇齐。遇到两情相悦的人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珍惜,如果爱,请深爱。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但还是希望这一生只和一个人相爱并白头到老,好好珍惜爱你的人。
婚礼观后感 篇5
听说要集体去观看《刑场上的婚礼》(后简称《刑》),起初之时我想大部分不太熟悉粤剧的同学都会与我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想法,那就是粤剧估计会很烦闷,况且听不懂。可是真正到了现场,仅仅观看了一分钟《刑》,那种想法渐渐的消失不见了。
刚开始,我发现很多人都是低着头,手中各式各样的手机也在不停的运转当中,但是一切目光都被刚出场的一个大银幕吸引了过去。我一直自信视力不错,在我的视力范围内,那块巨大的银幕上面隐约可以看到一张照片。我知道那是陈铁军和周文雍的合照,唯一一张合照。当银幕后面的灯光亮起来时,这张隐隐约约的照片清晰的浮现出来,同时歌声响起,让人有种被瞬间带到了90年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银幕渐渐上升,台上出现的正是饰演陈铁军和周文雍的两位粤剧演员。然后这出《刑》缓缓映入了观众的眼帘。不得不说这次粤剧刚开场的现场效果做得很不错,干冰几乎瞬间弥漫在了整个舞台,我们仿佛只要能够拨开这些变幻莫测的烟雾,就能触摸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
很久以前,我不喜欢看粤剧、戏剧,觉得这些太矫揉造作、没有真实性,可是《刑》颠覆了我一贯的思维,但却没有丝毫的反感,反而觉得自己太过于迂腐、刻板。谁说戏剧没有真实性呢?我到最后哭得一塌糊涂就可以证明不是我个人泪腺发达,而是戏剧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让人身不由己,让人忘了自己是谁,让人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那个特别的时代里,随着主角的喜而喜,忧而忧,怒而怒。
可是,当看到周文雍与陈铁军在明白各自的深深情意后,还是决定先完成起义大业,再谈儿女私情,硬生生的宁愿把那份感情收敛到心灵的深处,也不愿意让自己沉醉于儿女私情上。当时我看到的确有些气愤,埋怨他们两位何苦这么迂腐,明明有机会互诉衷肠一解相思意的,却对自己那么残忍,让我这个局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后来我终于理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了,人性终归有着贪婪的成分在。一旦他们不顾当时的时局动荡,而纠缠在一起,又岂会舍得放弃这难得的有情人。所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就这样他们就算心牵着对方,还是继续投身到了起义事业当中去。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他们重新来到珠江,重新见到那娇艳欲滴的.木棉说的:‘这珠江已不是当年的珠江了,这木棉也不是当年的木棉了。’世事变化,他们在珠江木棉树下相遇,相爱,却无法相守。
可是由于出现了叛徒,广州起义在三天之后就以失败告终了。陈铁军与周文雍也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周文雍在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诗篇:"1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驱为群裂!"后来,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陈铁军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一对革命情侣,就以这样的英勇气概慷慨就义了。
当《刑》完结,大步走出云山会堂的侧门之时,心情是沉重的,只因那次惨重的失败,那份无果的惊世爱情以及震慑人心的爱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