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纪念屈原的一句话(锦集6篇)。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1
如果说,《诗经》曾经把温煦的民间礼仪化作数百年和声,慰藉了黄河流域的人伦离乱和世情失落,那么,屈原的使命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是个人,没有和声。他一意孤行,拒绝慰藉。他心九天,不在世情……
于是,我们看到屈原走来了,戴着花冠,佩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诸子百家风尘奔波的黄河流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请注意,这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
但是抽去任何一级台阶,都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时至今日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我们一向冠以他爱国诗人的名头,却没有想到他的自沉也许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
帝王权谋可以伤害他,却不能控制他;儒家道家可以滋养他,却不能拯救他。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声音似乎无力改易国计民生,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仍然孤独却又不再孤独,他因唤醒了人们长久被共同话语掩埋的心灵秘窟而产生了强大的震撼效应。
屈原不像诸子百家那样总是表现出大道在心,平静从容,不惊不诧。相反,他有那么多的惊诧,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不忍,因此又伴随着那么多的眼泪和叹息。他对幽兰变成萧艾非常奇怪,他更不理解为什么美人总是难见、明君总是不醒。他更惊叹众人为何那么喜欢谣言,又那么冷落贤良……总之,他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他曾写过著名的《天问》,其实心中埋藏着更多的《世问》和《人问》。他是一个询问者,而不是解答者,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因此,他也就从文化的边缘走到了中心。
如果说,《诗经》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那么,屈原则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人。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2
我总觉得屈原之死实在是不值得。我对他所做出的事情表示理解,但是对于这样的极端做法我并不赞同。
屈原本人自视甚高,这点结论从《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肇赐余以嘉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些话中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知识分子”,清高是正常的,过分的谦逊才是不必要的,这样既没有魄力,也没有大家风范。他的理想也很美好,“不抚壮以弃秽兮,来吾道夫先路”。他虽然有这样的理想,也具备这样的才干,可是没有遇上“圣主“,在楚国日薄西山之际他投江自尽,但这或许不值得。
首先,我对“秦灭六国之时,楚是最冤的“这一论调持有否定态度。既然是诸侯割据,那弱肉强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楚怀王够傻,做出来的事情够离谱,也不懂知人善任,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就不能算冤。这样的国君领导的国家,不被灭掉才是对其它国家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屈原这样的行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出自于对楚国民生疾苦的感慨,但是没有脱离愚忠这一范畴。
他大可以如管仲所言“不盖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当时,谋士效忠于不同的诸侯王是很正常的事情。改革政治不是件易事,不流血的改革更是难上加难,在君主不重用时想凭一己之力改革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他真的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民,就应该另寻圣主。助其以更少杀戮的方式夺下楚地,减少战争和不必要的伤亡才是良策。他一死了之,只能说明其境界未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地步。这里为宋荣子抱不平,为什么他这样的人却没有名气。当然,这是庸人自扰,宋荣子本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不是为明君,那么效忠国家就没有了意义。如伍子胥一般被杀的臣子还少吗?他爱的应该是国家、土地、人民而非其政治和国君。既然如此,投靠其它国家似乎就不是什么坏主意,毕竟这样对人民或许会更好。
无论如何,屈原最终选择了死,留给后人一个值得回味的题材。没有人会知道,站在江边的屈原究竟想到了什么,或许他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死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而已。所以不过是从个人自由还是从他本人的现实处境出发来说,我们都是不能对他的死做出任何客观评价的,我们所说的一切论断都带有因自己的联想而产生的主观性。
屈原的寂寞我不懂,也不想懂。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3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本名屈平,字原,是楚国的贵族,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不过在上官大夫、郑袖、张仪等人的陷害下,一步步远离楚王,当郢都被攻破时,他选择了抱石投江自尽以殉国,大家被他的这种精神感动,后来有了纪念他的节日,端午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人生道路很长,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去探求自己的路。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我都一步步走过来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依然不会迷路。我怀着一颗不畏前路艰辛的心,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也让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真的是把命运交给老天。收成好不好,全看老天爷的脸色。民生确实是很艰难,一年忙到头,也仅仅只够温饱而已。我爸妈从04年出去打工,至今已经十五年了,每年过年回家一次,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为了我和我姐的学费、生活费而劳累奔波,十分辛苦,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做好自己该做的,以后接下父母的重担,让他们安享晚年。如果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屈原的诗词中,我还体会到了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的情操。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虽然我不大可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但我可以要求自己向上向善,与人友好相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品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基,一个人可以品德不那么高尚,但绝不能道德败坏,为所欲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修身养性,养成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
还有,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倾尽自己的所有,为国付出,虽然众人远离他,虽然楚王放逐他,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就像陆游所说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每个人都有一个偶像,我的偶像就是屈原,他品德高尚,才识过人,热爱祖国,是吾辈楷模,我们要向他学习。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4
一杯香茗,一捧诗书,追随历史的脚步,我遇见了你,屈原。
清晨,窗户上朦胧着淡淡水汽,将窗外美景氤氲得一片诗情。历史书中的你,另我崇拜不已。不知不觉,我越看越入神,这时,似是一缕神风吹得我浑身酥软,双脚也不由自主的离开地面......
“啊!终于到了!”我回到地面“咦,这不是楚国的朝堂之上吗?”我环顾四周,这里虽是古朴的建筑,高大气派的飞檐,浑圆的朱红圆柱,无不显示着庄严森威。王位上,是威风凛凛的楚怀王。我欣喜若狂,莫不是穿越到战国啦!再看看我自己,一身素衣,头戴纱帽,俨然成了朝中一臣了。楚王高高在上,群臣们都鸦雀无声。一位大臣来报:“大王,张子来了!”张子就是张仪,他呀,是奉秦国之命来拆散六国联盟的。
“大王,如今你楚国富庶,我秦国强大理应联合互助。”张仪衣冠楚楚,一副对楚王恭敬之样。
这时,你,站出来了!坚定的眼神,眉宇间尽显英姿:“张子,眼下六国联盟不可改变,我楚国并无此意,敢问你是何居心啊!”你句句在理,字字铿锵有力,为了楚国坚决反击。
“屈子,你倒是说说,你这六国联盟,为何不可改变?”你毫不示弱:“哼!倘若我楚国无视这六国联盟,与你秦国互助,那便是背信弃义!你秦国如今变法图强,野心昭昭,我怎知你张子不是秦国派来拆散我六国联盟而孤立我楚国的?”张子被你说的面红耳赤,转念又用600里土地前来诱惑楚王。
楚王面对如此诱惑,身体前倾,面露喜悦之色。你忠心进谏:“大王,不可啊!这秦国实在多变,切不可听信他言!”楚王呵着斥道:“屈大夫,你如此固执,既秦国愿与我楚国交好,还相赠土地,诚心可鉴,有何不可!说罢甩袖欲走。你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劝说,换来的却是楚王一句:“即日起,贬屈原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
不久,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这是压垮你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一心为国,热爱祖国的心从未动摇,奈何,楚王听信佞言,你只得带着满腔愤懑,投向汨罗的怀抱。周围百姓们嘤嘤的啜泣声,大家都在江边喂鱼食,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睁开眼,一缕阳光正暖暖着洒在我身上,我回过神来,回味着刚刚梦中的情景,要是能和你,我崇拜的屈原一起生活,我定和你一起进谏,同甘苦,共命运!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5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我跟着老师的脚步一起去游屈原的故乡------秭归。
我们首先到达了供奉屈原的地方:屈原祠。在屈原祠里记载着屈原的身世和著作。原来屈原出生名门,当过楚国的大夫,但由于楚王身边的宠臣不断的`制造流言诋毁屈原,楚王便将屈原流放到苦寒之地,直到屈原跳江自杀,楚王也没有恢复他的官职。屈原在文学上有较大的成就,虽然他一生只留下不到三十篇诗,但几乎每一篇都是精华,特别是《天问》和《离骚》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名作。
游过屈原祠,我们来到了青滩民居群。随着山势,民居群两旁的景物也在不停的变换着:先是一株小草,然后是一片灌木丛,最后竟变成了一棵棵笑红了脸的桃花树,春光中的绰绰人影,春风中的缕缕香气,桃花丛中的盈盈笑脸,都让我们沉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
欣赏完美景,我们还观看了一场明朝士兵抗击日寇的皮影戏,戏中一个个将士奔赴沙场,那勇往直前的气概,看得我们热血沸腾,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为他们加油呐喊,欢呼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走出皮影戏馆,站在屈子桥上,看着一湾潺潺溪流缓缓向下流去,激动的心情才渐渐平复。
屈原祠是宜昌的一处名胜,又不仅仅是一处名胜,它寄托着大家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和怀念。
纪念屈原的一句话 篇6
屈原一生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却饱受贤不为重的屈辱与痛苦。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者,值得我们赞美。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朝廷,一心帮助楚怀王安定江山,扩建土地,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虽然受到奸臣的迫害,已经远离朝廷,国家的安危似乎已经和你这个身无一官半职的老百姓没有关系了。可是,你依然那么关心国家的安危,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割断。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当你的朋友们,你的姐姐都一一劝阻你不要悲伤,不要痛苦,反正江山社稷已和你毫无关系时,都以为你会放弃你的梦想,像平常老百姓那样活得没有烦恼,活得潇潇洒洒。可是你没有,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没有这样做。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屈原,我们赞美你!可当我们看到你因为知道国家将被毁灭的消息后,跳到汩罗江自杀的时候,又为你感到惋惜,一个伟大的人物已离开了我们。
屈原,你虽已死,但是你的灵魂,在汩罗江中跋涉。两千多年的江水,还在叙述你的赤诚,你的风骨活在粽子和艾叶的清香里。
屈原,我们赞美你!
